作者:于东辉
1995年天气转暖的时候,24岁的丁磊决定离开宁波,南下广州闯荡,他同时要放弃的是宁波电信局的工作。
丁磊的决定遭到家人的坚决反对,他们不理解这个年轻人为什么要放弃旱涝保收、能够分房的铁饭碗。
丁磊只是觉得,他不能忍受一份只靠工作年限长短来考量个人价值的工作。于是他告别了生活了20年的街头巷尾,告别了拆装收音机的童年记忆,告别了悠闲沉闷的小城人生,只身踏上南下的火车。
以后就是被中国青年熟悉的励志故事和财富神话,仅仅8年后,那个面色苍白、清隽柔弱的年轻人就站在内地首富的位置上。
丁磊只是那个时代再普通不过的年轻人,他的生活和周围年轻人毫无两样,泡吧、上QQ、抄女孩电话,即便成了首富之后他也是这样生活,这让他的造富神话更具贴近意义。另一方面,他又承担了他那个年纪的年轻人无法想象的压力,就是面对网易在纳斯达克摘牌以及公司重大人事危机的时候,他也不到30岁,掌控公司不到5年。
但丁磊最终挺了过来,挺过了互联网倒闭潮、挺过了资本方对创业者的“大清洗”,他成为胜出者。此后,凭借对网络游戏市场前景的准确判断,网易放弃传统门户身份而率先实现赢利,股价暴涨百倍。他的好友、搜狐掌门张朝阳曾表示最欣赏丁磊的地方,在于丁磊总能将技术和市场有效地结合起来。当然,还有丁对权力的圆熟驾驭。
但丁磊自己一定不会忘记那段艰难岁月,他至少两次打算卖掉网易,一次在创业后资金耗光公司难以为继,一次在纳斯达克崩盘网络赢利遥遥无期。好在他没卖成。
1997年冬夜广州的那个小酒馆里,丁磊和朋友苦闷地喝着啤酒,他已经疲倦地支持不下去了,他问朋友网易30万能不能卖出去。那一天他看不到自己的未来,那一天他也许想起了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