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络媒体>

阅读新闻

米晓彬:核高基应该采用“风险投资”运作模式

来源:速途网 作者:米晓彬 日期:2010-08-08 19:25

  笔者上周二和袁萌聊过后,将录音整理后形成三篇文章《袁萌爆料:开源联盟那点事儿!《袁萌爆料:核高基背后的故事》、《核高基打假引发软件业“核震”危机》。由于博文基于袁萌先生的一面之辞,所以在博文末尾处,特意声明:“文章内容仅仅是对袁萌描述事实的记录,而非本人观点”。随后,果然有多人联系笔者,后续的新闻也有了进一步变化:

  几个辟谣

  一个是来自红旗Linux的市场人员樊洪光提出几点补充:

  袁萌先生离开红旗Linux是在2002-2003年,而非孙玉芳离世之后;

  红旗Linux虽然和红旗2000均为孙玉芳创建,但两家公司仅有少许合作,是两家独立的公司;

  红旗LinuxCTO十年内没有过更换,更谈不上离职;

  红旗linux不会关门。

  第二是胡才勇最袁萌爆料做了几点声明:对袁萌大爆料的几点声明

  有兴趣的博友可以对比看一下。另外,胡才勇的一处质疑是笔者的笔误:

  笔者博文中“一封中央的信”里所描述的情况,“胡才勇出了个主意,他要给中央写封信,希望袁萌能签名”。胡才勇质疑开源2000怎么可能“需要”袁萌的签名呢?

  此处是笔者整理录音时的笔误。其中“希望袁萌能签名”此处应为“陆首群”。原博文已经修改。袁萌的录音一共整理了17页,有个别笔误,读着还算通顺,一直没有发现。请胡才勇先生谅解。

  第三后续的两条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的那篇《中科红旗面临困局产品模式或是软肋》也在6日被大量转载,中科红旗的随后进行了辟谣《中科红旗否认与方德合并称媒体恶意报道》。请大家搜索相关文章查阅详情。

  用“风险投资”模式运作“核高基”

  我个人的观点既不同于袁萌的打假、力挺微软,也不同于胡才勇的拿来主义,我更看中的是,核高基的真实效果和可行性,如果说,我也有所偏向,那我偏向的就是,常用软件背后的软件商们。

  1大量的政府采购没有带来技术突破:

  国家曾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给国内某些开源企业政策倾斜,但很多国家扶持过企业,如同“扶不起的阿斗”,始终没有拳头级的产品,也没有占领更多市场;而在个人软件领域,国内已经基本实现了常用软件的国产化,如聊天工具、输入法、甚至影音播放等软件的市场份额超过了国内的跨国公司。

  而在一些所谓的开源领域,譬如Linux一直在操作系统领域没有突破。在笔者的印象中,很多吃皇粮的企业,竞争力、技术实力远不如一些草台班子和在家SOHO的程序员和创业团队。

  2核高基不是政府采购,更应看中企业有真正的研发实力

  核高基不是政府采购,如果真要扣一顶采购的帽子,应该算是国家采购。核高基项目的目的,不仅仅是找个解决办法,省点钱,而是为了鼓励中国的软件企业在基础软件领域迅速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核高基关键点不是找个方案来用,不是简单为了省钱,不是“授软件企业以鱼”而是希望中国软件商有“渔”的能力——“真正掌握基础软件的和核心技术”是核高基的关键;中国软件商使用开源不要紧,关键在于,是否已经掌握了Linux的内核!如果需要,我们是否能像Linux作者一样,自主开发一套操作系统。

  抄袭不怕,怕的是,我们在抄的时候还没有真正消化;最可怕的是,明明没消化,却还装着已经消化,这就好像成语滥竽充数,真正让他自己演奏一曲,就掉链子了。中国的开源也已经有些年头了,红旗2000和中科红旗也有10年的历史了吧?!可为什么国产操作系统的占有率比十年前的情况更加糟糕?!

  核高基不是政府采购,不是为了扶植谁,而是为了增加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软件可以买了,可是,谁去消化它?谁能改良它?谁能重写一套操作系统?红旗2000和中科红旗行么?

  袁萌所说的法律风险,在我看来并不是问题,甲骨文能够收购Sun,只要足够高的价格,开源软件是能被收购的。钱能办到的事儿,都不是问题,买公司、买代码、买产品都不是问题,但核心竞争力提升了么?

  造假不是问题,核心竞争力,才是核高基的核心问题。

  3通用软件不能缺位核高基应该用风险投资模式运作核高基

  再看看通用软件领域,看看装机必备的大部分位置已经被国产软件占领,正是金山、腾讯、用友、华为这样的国产软件商,在过去10年20年里,撑起了中国软件的天空。,所以,笔者认为,核高基项目里,民营的商业公司不应缺位。

  至于核高基的运作方式,应该采取商业软件的运作方式,即采用公开、透明的方式,面向所有成功的软件企业竞标。而笔者甚至建议让核高基资金以风险投资的方式运作,原因在于:

  首先正是微软、谷歌、苹果这样的商业公司创造了IT业的传奇,是他们创造了Windows操作系统,Android手机系统、iPhone手机和操作系统。这些企业发展之初不是靠美国的核高基,他们靠的是风险投资。

  其次风险投资的运作方式。我们看看国家采购名录,我们看看开源软件十年历史,我们再来看看那些拿到政府投资的企业,他们的市场占有率有多少?开源2000的RedOffice有几个听说过?有多少人用过?开源2000的程序员到底写了多少代码?个人认为,“上千万的政府采购打水漂”这话应该不过分。

  4如何开展风险投资模式的“核高基”

  美国没有核高基,却用风险投资的方式创造了IT和高科技的神话。所以,笔者建议核高基不应该成为另外一种“政府采购”形式,而应该以“国家风险投资”的形式鼓励中国高科技的发展。

  至于运作方式,首先要透明和开放。政府要成立专门的专家组考察企业的产品和业绩;其次,对于获得项目的企业要签订“对赌协议”,在规定的年限内,如果没有取得核高基取得的效果,没有做出产品或者占领目标市场份额,企业要用自家的股票和股份弥补核高基项目资金。

  譬如10亿核高基项目交给腾讯开发一套操作系统,3年内占领中国30%的市场;如果到了三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腾讯要付出10当量的股票,来弥补已经花掉的资金。

  笔者认为这种运作方式可以从根本上避免政府采购和现有的核高基模式的弊端。将核高基拓展到民营软件、上市公司,扩大参与的企业,尤其是那些研发实力雄厚的公司,譬如腾讯、华为,将让核高基真正成为中国IT业的助推器;而对赌协议的方式,则让公司获得资金的时候,担负起责任。

  小结:

  中国不缺软件人才、不缺优秀的企业更不缺资金。马化腾、周鸿祎、雷军、蔡文胜,一大批行业的大佬正在布局中国的软件业和互联网。笔者认为,如果核高基能够更加开放,采用更加合理的模式运作,我相信,中国完全可以做出优秀的操作系统,在基础软件领域也应大有可为。

数据统计中!!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