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政府网站答复老百姓的语言也和官员的讲话差不多,广西公路管理局网站注意改进文风,得到老百姓的赞扬也是很正常的。我们欣赏这种语言表达方式的进步,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不能把它的重要性提升到不适当的位置。须知,老百姓之所以到政府网站上提问,最根本的是解决问题。所以,政府的回答是否得当,第一位的标准是“有用”,能解决老百姓提出的问题。幽默风趣固然不错,但老百姓向政府反映问题不是为了取乐。
看看公路管理局网站的答复,确有虽然语言生动,但回答却是驴唇不对马嘴的。例如,一名路政协查员反映自己的单位某公路局没有按合同交纳住房公积金,管理员回复“向本单位的人事部门咨询吧”。这当然不错,但是,工作人员不敢直接同单位要说法是有原因的。上级机关在要求其向本单位咨询时,同时应该说明,如果解决不了,可以继续向谁反映,仅仅简单地把球踢回去未必能解决问题。再比如,当群众想不通为何要列队欢迎检查人员时,管理员回复他们,“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样的答案很成问题。被检查单位员工列队欢迎检查人员,本身就是错误的,必须纠正。上级检查工作不能与朋友拜访混为一谈。
政府认真研究网站答复群众的语言表达是一件好事,但更重要的是研究如何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如果只把工夫下在语言表达上,忽视具体问题的处理,那就本末倒置,甚至有忽悠老百姓之嫌。
摘编自《长江日报》8月9日 文/殷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