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与新商业生态
淘宝无线开放平台与大淘宝开放战略一脉相承。大淘宝将构筑一个通过PC和手机两大平台,无缝覆盖消费者购物需求的生态圈,与其他众多移动开放平台不同的是,无线淘宝开放平台的优势与生俱来,有着看得见、行得通的清晰商业模式。大淘宝战略发布后,淘宝在2009年将平台及数据开放,淘宝开放平台已经成为了大淘宝电子商务基础服务的重要开放途径。截止到目前,淘宝开放平台上已经有十余万合作伙伴,近4万个上线应用。2011年被淘宝定位为“开放年”,与其他平台化的企业不同,淘宝的平台搭建几乎可以做到“无为而治”。
但找到适合的开发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据说自开放至今,仅上百个开发者为淘宝手机开发应用,一方面的原因是电子商务本身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整个行业才刚刚起步,资金回报周期较长,以此谋生的初级开发者很难集中精力押宝某一个平台应用开发。“我们会在一开始就告诉开发者,这个事情很难快速发财,所以最好在现阶段不靠做手机淘宝赚钱,而是有自己的主业,愿意和我们一起探索移动电子商务的未来。”淘宝无线开放平台经理汪巍说。
由于开发者数量有限,淘宝目前也仅有4人在运营无线开放平台。他们当然也需要更多人手,只是既懂无线又懂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人才不多。据说实际上只要有一个好点子,投资方就会像风一样扑上来,根本就无须担心钱的问题。“我们希望开发者能充分利用手机特点去做生活方式,我们倡导的是移动的消费方式而不是移动电子商务本身。还 有一个要求是,应用与淘宝的结合是补充和完善,而非冲突或不相关。”汪巍说。淘宝无线在应用开发上选了一些方向,比如基于AR技术(Augmented Reality,是一种在现实世界的影像上实时叠加虚拟动画的新技术)、条码、二维码等线上线下交互的应用。
在面向开发者的盈利模式上,开发者可以直接与支付宝合作,也可以跟淘宝合作收费。据说“淘客模式”平均有6%的佣金返还。此外在应用中还可以内嵌淘宝的商家广告,淘宝有着几十万的淘 宝商家广告,该广告系统同样也将会慢慢打开。“中国最好的广告主其实是在淘宝上,因为有非常好的广告接收群体,可直接产生购买行为。”邱恒昌说。
这显然是一个看上去美好,实现过程却艰辛无比的巨大工程。淘宝希望靠交易去引爆市场,而不是流量。尽管淘宝是最有实力去做移动电子商务无线开放 平台的企业之一,但有一个问题同样严峻,那就是如何让APP应用被用户获取到。这与淘宝过去的网页店铺分类搜索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淘宝会做应用商店吗?淘宝无线表示暂时还不需要,不过有可能形成“市场”类的下载专区。不过,泛应用类平台如何将自己的优质应用和资源推送到用户,早已是个普遍问题,同时,淘宝的手机APP能否做起来,还会涉及到APP搜索、广告适配等系列问题。
另一方面,淘宝也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卖家部”对卖家进行辅导。比如,他们会告诉卖家,iPhone用户不太关注价格,女性用户比男性用户多、更 活跃、客单价更高,另外还要注意物流和付款的问题。此外,淘宝现在理解移动电子商务的重点不是“购买”,而是“淘”。比如他们有个“手机旺铺”的APP, 里面有电子杂志,还有数据库建设、店铺统计,让卖家知道用户是如何获得以及消失的。“实际上分两条线:店铺线(店铺与我们一起了解用户)、营销工具线(线 上线下引流用户),我们定义一个名字‘O-O’,线上到线下,线下到线上,全商业流通。”淘宝卖家部运营主管蓝耀栋说。
当开发者与商户对于移动电子商务的认识和需求都统一后,淘宝将组织开发者对某一大类产品进行APP模板开发,比如母婴,因为需求和展现效果都差 不多,由此,商户只要按照统一格式提交相关资料,系统就会自动生成某一类型的独立APP。当然,如果商家的个性化要求比较高,他/她就可以找到开发者进行 软件产品定制。“价格他们自己商量,我们也可能会有一些建议和参照。”蓝耀栋说。
马云(微博)的“孩子”
实际上,手机淘宝只是阿里巴巴无线战略中的一个环节。支付宝承担的角色依旧是独立的第三方平台,淘宝是其中最大的商户;而手机淘宝的一个重任是 将传统电商延伸到手机端;阿里云则提供基于手机的云计算服务支持。因此,当支付宝如约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手机淘宝便又获得了一个成长的良好环境。除了网 页支付,淘宝手机客户端也可与支付宝的无线平台做对接获得便捷支付。
马云已经将手机淘宝视作一个重要布局,允许这个“孩子”在无盈利的情况下做最完备的投入,据说已明确表态,(投入)上不封顶。邱恒昌说:“从用 户量级上来说,无线应该可以跟PC等量级,因为它不仅仅是交易,无线电子商务会超越现在的PC电子商务。”资料显示,2010年是手机淘宝快速成长的一年,全年累积成交金额达到18亿元。每天有超过1000万人登录手机淘宝,单日最高访问用户数达到1700万,单日交易峰值达3700万元。2011 年,预计将有超过1亿手机网民使用手机淘宝购物平台进行比价、逛、购物,占整体移动互联网用户的25%,手机淘宝全年累计成交金额将达到100亿元。
坚持就是胜利,不过淘宝需要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传统电商为用户降低了交易成本,但购买风险提高了,时间成本也很难说得到了节省。那么移动电商是否将彻底为用户提供便捷?为用户缩减了购买风险、选择成本、购买成本,但显然又提升了商户成本。最终淘宝需要树立并引导一种良性的商业秩序,比如哪些 环节应该在线下完成,商家在有线、无线与实体店之间应该怎样布局和分配。
此外,当无线互联网上的所有应用都在找终端落地时,手机淘宝却将“淘宝手机”这一方案否决了。毕竟手机屏幕不大,当任何人都可以做移动电子商务APP,为何要与淘宝扯上关系?因此,在作为天然互动中心的手机上,与SNS打通是手机淘宝的一个机会。而业界盛传的淘宝手机IM工具“群群”无疑将会是 手机淘宝的给力“助手”。据说手机淘宝接下来还将与LBS等手机专属SNS应用相结合。
探路的过程虽然迷惘艰辛,手机淘宝却有着相对厚重的底气:例如淘宝会员体系、支付体系、商品商户数据、物流体系等基础优势,以及过程中的佣金结算等等,而如何发挥好这些优势形成与PC同等市场份额的移动电子商务,需要手机淘宝拿出比PC更开放的心态融合商业社会中的各方力量,并尽可能地谋求共赢。